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轉載 :禪偈品旨

禪偈品旨<<蔡日新>>

慧能禪師【1】
菩提本無樹【2】


  菩提本無樹【3】,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註 釋】
  【1】慧能禪師;公元638-713年,敦煌本作「惠能」。慧能禪師俗姓盧,祖籍河北范陽(今涿縣),出生於廣東新州,家境貧寒,以買柴為生。後得法於黃梅五祖弘忍禪師,遂住廣東曹溪(今廣東韶州曲江縣東南雙峰山下)的寶林寺。慧能禪師的弘法頗具特色,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南宗禪,他自己也被尊為禪宗的第六祖,事實上他是中國禪宗的實際創始人。六祖慧能的語錄收錄在《壇經》裡面,由弟子法海編纂而成,後世簡稱為《壇經》。
  【2】「菩提本無樹」這首禪偈本是六祖的悟道偈,由於在流傳的過程中產生了各種變異,因而其版本各不相同。在《景德錄》卷四作「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拂塵埃?」(語見《弘忍傳》敦煌本《壇經》收錄有兩首悟道偈,其一作「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另一首作「心是菩提樹,身如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惹塵埃?」(參見《壇經校釋》16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在這裡依《五燈會元》卷一中《弘忍傳》所載為本(中華書局1984年所刊《五燈會元》52頁)。
  【3】菩提:梵語Bodhi的音譯,新譯為覺,即覺悟之義。菩提樹:Bodhidnruma又名Bodbivrksa當年,釋迦牟尼佛就是坐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故後人又將之稱為覺樹。

【品 旨】
  這是六祖慧能禪師的悟道偈,也是叢林中被傳為美談的一首偈子。從這首偈子不難看出,六祖所奉行的是禪門頓教,因而在六祖這裡,對於佛教裡面所常常稱道的「菩提樹」、「明鏡臺」等事物均被破斥,其目的也不外乎是要求人們反躬自省,從而明心見性。
  從六祖作這首禪偈的緣起可以知道,當年的弘忍禪師為了考察其門下的修學見地,從而作為傳授衣缽的依據。而神秀上座在那裡是非常著名的學人,他作了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偈子。對於這首偈子,慧能禪師認為並沒有達到徹了的境界,他於是在神秀上座的偈子旁邊再寫下了這首偈子。我們如果將兩首偈子加以對照,則不難看出神秀上座的偈子主要體現在他所主張的對禪境的漸修,而慧能禪師的偈子主要是表達他對禪境的頓悟。在六祖這裡,連早年禪家所津津樂道的「菩提樹」、「明鏡臺」等象徵著覺悟的事物,也被視為是一種執著,從而將之徹底破斥乾淨。若勀實而言,佛門中之所以要權立這些名相施設,乃是因為眾生的業障深重,難以深信甚深的禪法,故權且讓眾生有這樣一個止啼的「黃葉」,而他們這有做的實際目的並不在於使學人停留在「止諦」的那個境界上面,而是要求學人通過給他們權且設立的這個象徵物,去悟到那個真實的禪境所在。神秀上座的見地錯誤在於執著有相的名相而忘卻了作為禪法的本體所在。這也就是佛經上所常說的要因指見月,而他卻停留在指頭上面,忘卻了其終極目標在於見月,而不是見指。
  另一方面,我們透過慧能禪師的這首悟道偈,也可以見出他在禪法上面對傳統作風的改造與更新。事實上,慧能禪師對「菩提樹」與「明鏡臺」的破斥,也表示了他有心對傳統佛教中一些瑣屑的儀規的化簡的意向。此後,六祖下的南宗禪朝著直下了斷、當下就明心見性的道路奮勇前進,那種「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讓師」的簡捷的頓教禪機,遂在南方蔚然成風,逐漸地形成一種時髦風範,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可不歸結於六祖的創始之功。因此,從某種角度來看,神修上座的偈子與六祖的這首悟道偈二者之間,事實上也標示了禪宗的兩種不同的修行風格的形成,此後的南北分宗,也完全可以從這兩首禪偈裡面找出其理論的源頭來。
  自然,我們如果站在禪法修持的角度上講,像六祖這樣剔透玲瓏的悟境,肯定是一般凡夫俗子所無法炙手的。在這裡,禪師無須有「菩提樹」的助緣,也無須有「明鏡臺」的觸發信心,學人當下就是的那個清淨心體,便是見道的目標。因而學人們尋常的「頌經」、「坐禪」、「禮佛」等修為,對於明心見性來說,也就成了障道因緣,因為學人往往會執著那些形勢上的修為而忘卻了自己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祇要人們以那種無分別、無造作、無是非、無人我、無斷常的心態去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人們的心頭便會瀅然清淨,頓見自家真實面目,至此境界,學人又何須拘泥於那些形勢上面的「坐禪」、「頌經」、「禮佛」呢?無疑,這種簡捷的禪修方式,將會使得禪者們從那些瑣屑的宗教形式中解脫出來。也使得那些片面依賴經論文字與佛像的學人,也有了一個自我解脫的簡捷門徑。
  綜上可知,重視「自力」、注重主體的自我心性解脫,不祇是六祖這首禪偈的宗旨所在,它同時也確定了此後千餘年的南宗禪的基本思想,這是我們在品味這首禪偈時所不可忽視的關鍵點。至於那種瀅然剔透的禪悟境界,則是不可形諸紙墨的,它需要人們以自己切實的修持去體驗,但願能有更多的人們通過這首禪偈得到法喜的受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