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進房間的時候 2009年12月15日

進房間的時候 2009年12月15日 玩政治,總要記住一個信條,戴卓爾夫人說的──「進入一個房間之前,一定要先知道怎樣脫身。」( Never get into a room until you know how to get out of it.)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變」,東北「少帥」張學良要發動軍事政變,以下犯上,綁架中國最高領袖蔣介石。這件事,在許多價值觀歪曲的華文歷史課本,叫做「兵諫」。
「兵諫」有立場,忠臣對昏君苦口婆心的勸導,才叫做「諫」。指西安事變是「兵諫」,暗示張學良是忠臣,蔣介石是昏君。華文的歷史課本,絕不「客觀中立」,枝節小地方給下一代偷偷洗腦,精明的教師和家長,不可以追隨反智,一定要正確指引。
張學良軍事政變,是「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的魯莽行為。許多人叫他謹慎,問他:把蔣委員長捉了起來,迫他「抗日」,如果迫不成,怎麼辦?
張學良說:「從沒想到過怎麼辦,先捉起來再說。」這就是進房間,不知道脫身的太平門在哪裏的例子。蔣介石其實有抗日的大計,他想拖幾年,等歐美同情援手,等日本和德國再瘋狂一點,才會援助中國。
蔣介石的假設沒有錯。幾年之後,日本真的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中國如果以靜制動,頭幾年的慘重代價,不必付出。但張學良要「改寫歷史」,以後,他自己一生也失去了自由。
張學良的愚笨,在於他以為能改寫歷史,他沒有正式學過軍事。德國的卑斯麥說:「人不能創造事變潮流,他只能弄潮,同時把握舵向。」( Man cannot create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it, and steer.)要先有潮流,才有舵手。沒有波浪的時候,製造不了潮流。一九三六年,日本打中國,歐美和英國袖手旁觀,那時候不成為潮流。偷襲珍珠港之後,太平洋風高浪急,這就時機成熟了。張學良之流,只會倒米累事,他半生成囚,一個國家的幸福,就此葬送。政治是很複雜的藝術,有時憑直覺,有時又要計算,兩者錯配,就成為囚徒和烈士。

(陶傑)
mcwriter@appledaily.com
P.S. it is from Appledaily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091215&sec_id=12187389&art_id=135242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