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生起法住智的基礎


阿姜帖: 正道修行(續)
[作者]尊者阿姜帖-德沙蘭西
[英譯]尊者坦尼沙羅
[中譯]良稹
生起法住智的基礎,就是近行定(或譯:近分定),它有兩類:
(一) 、 隨著禪定者專注於某個特定的對象時,心會逐漸地從雜念中退離, 並收攝於一處,正對著自心,不過又未完全與一切的外緣切斷。它仍在感知、思考、評估,試圖從那個極其精細的對象中撤離,但還仍然不能夠完全放下。這就是達到安止定(安般那三摩地)之前的近行定(或稱近分定)。
(二) 、心會變得越來越精細,直到能夠放下並撤離它正在思考的對象,因此該對象就消失了,這就稱爲安止定。念住與警覺充分意識到一種空性,對一切不抓取、不粘著,惟獨以心本身作爲對象。當心從這個狀態退出、再次觀法時(即觀察對象、觀察因果)它是處在從安止定出來後的近行定(近分定)。
這兩類近行定(近分定),都可構成對特別的真諦與種種事件,獲得洞見內明的良好基礎,這種洞見與來自前述禪相的智識是不同的,因爲禪相來自於世間禪那(禪定),而我們在此討論的智識,即便它從世間定力中生起,結果卻更加可靠(科學家們利用這個層次鑽研課題)。並且,假若你的定力達到超然後,它就可以一步一步拔除一切諸心漏(升起輪回重生之瀑流的雜染。有四類: 感官之欲、有生、見、無明)。。
簡而言之,來自禪相的智識與來自近行定的智識, 不論是從起源與本質的特性上來講都是不同的。
此處值得多補充解說的是安止定。安止定是人生極高的禪定成就。達到安止定者,多以出入息(安那般那)爲專注的對象(業處)。隨著他們專注於呼吸的生起和落下、或者只專注其落下,心逐漸地越來越精細,直到一步步放下一切攀緣、收攝起來,成爲上述的安止狀態。出入息的停止,即表示達到了安止定。在某些情形下,又名安止禪那(禪定),因爲它由呼吸入禪而來。之所以稱爲安止,是因爲當心達到那個狀態時,出入息停止了,但念住仍然是具足存在著。
當你處在這個狀態時,你無法作任何的觀察,因爲此時的心根本不介入任何的事物(因為已止住在那個境界)。只有當心退出那個狀態,進入近行定(近分定)時,你才能再開始觀察事物。那時你將會明察世尊所說必須瞭解的一切真諦及其它事物。這時沒有前述的禪相,然而這裡所得之智慧則以因果爲基礎,還帶著類比和明喻,它將會徹底地消除一切疑惑。
在某些情形下,如果禪修者以出入息之外的對象作爲禪定業處,仍可與修呼吸者一樣達到安止定。當心收攝起來,達到不再有出入呼吸時,即爲安止定。
不管怎樣,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禪修者不可把我的觀點作爲自己的標准,因爲思想與觀念乃世間之事(即便我們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看見同一件事)仍不免對那同樣之事,構想出不同的名稱、得到不同的理解、也因此而生起無窮無盡的諍論。讓我們都只要專注於各自的業處, 來達到前述的安止定時(到那時,有了無偏見的公正之心) ,再來拿我們各自的體驗與經文中的敘述作比較。我們的智慧那時才是: 親證自知。這就是我所樂見的。
**根據中部111,從初禪到四禪,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在諸禪境中皆可作觀。觀察時意識需要從專注所緣略略移開,又不至脫離該禪境。文中提到安止定中不能作觀,而需在近行定(直譯為臨界定)中觀察,也是此意。不過安止定與近行定是論藏用詞,經文用的是奢摩他與禪那。對比其特點,第四禪與安止定同義。奢摩他可泛指定境,也可特指安止定/第四禪。
圖~尊者阿姜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