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轉載 : 內灣支線(三)合興站與富貴站 (小張)

A love story (愛的故事) ...
男女的, ... 景物的, ...回憶的, ... ...
原文 :
小張-內灣支線(三)合興站與富貴站 <<< 進入可看原文(寬銀幕)


合興火車站被認養的故事 : 她的名字叫「6622」

合興,舊稱「十分寮」,早期曾經是砍樟製腦的腦寮。
後來因開採水泥廠而設站,車站以輸送水泥為主,因此站務繁忙,曾經有十五名鐵路員工。
民國八十八 (1999年),台灣水泥廠停產後,合興車站就跟著沒落,就成了無人的招呼站。
車站房舍便寂寥於塵垢中。台鐵一度打算廢站,
後來一對夫妻出面認養舊車站, 於是促成了合興車站的重生。
當曾春兆夫婦知道合興車站面臨被廢站的命運,於是認養了這座車站,贊助修復的經費,
這座老車站終於被保存了下來。合興車站內的牆壁貼滿了有關這段愛情故事的報導,
有曾春兆的自述,有新竹縣長的題辭,也有相關新聞的剪貼,內容溫馨感人。

這座車站因此被台鐵及媒體暱稱為「愛情火車站」。


古樸的日式木造車站建築



幸好有這段堅貞的愛情來認養,
才不致於遭到荒廢.




早已停用的臂木號誌



目前鐵路局在此處擺放了三座普通車廂,打算當成咖啡雅座,
招標卻一直乏人問津,(說真的,擺在鐵道之外的車廂,我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可能是內灣線目前仍是封閉區間,沒有外地的遊客可以搭火車在此下車消費.
所以廠商不看好,也不敢進駐做生意,就怕賠了老本.

說真的,目前的內灣招呼站而言,地理景觀並不特殊,也沒有值得大書特書的優點.
真正可以吸引觀光客的條件,諸如鐵道設施與鐵道文化,早就隨著站場的改變而消失了,
不然,以之前的優越條件,設立一座鐵道博物館,或者恢復原來的舊時模樣,
說不定可以有回春的機會.



合興車站有一項非常特殊的設計,
仔細觀察車站月台的設計,
可以會發現這裡有兩處「分離」的月台,
搭過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人,
對於折返式的爬坡方式應該不陌生,
只不過阿里山鐵路沒有把車站設在鐵軌折返的地方,
合興站建立的位置剛好位於千分之廿五的爬坡段上,
(折返式車站通常出現在坡度很大的單線鐵道上)
早期的火車煞車力道不足,尤其是拖著重車的貨運列車,
為了可以讓列車安全停靠,
因此設計了平緩的月台來讓貨運列車停靠或者待避,
這種「折返式車站」的運作
簡單來說就是列車到合興站要待避時,
須將列車從正線倒退至平緩的折返式站場,
等另一列車通過主線之後,再次折返倒車駛入主線,
也就是說,除了主線有坡度之外,其他的站場皆是水平的。

這種方式目前在臺灣非常少見。
只剩下阿里山鐵道上的樟腦寮站(目前停駛中)
再來就剩合興站了(不過已經在2007年的整建為公園時遭到破壞)。
深入閱讀:

被摧毁的折返式站場----合興車站 by 莊凱程






富貴(南河)車站被改名的故事



洪致文老師發表於2003年的文章




車站旁的平交道




彎月型的月台,十分幽雅.



在這裡等候列車進站.



列車進站的同時,
一旁的平交道也同時噹噹響起




唯一的乘客上車



車長下來和拍照的小朋友閒談數句,
揮揮手,
車長上車,
列車向竹東而去



留下拍照的人,獨自享受懷舊的氣氛.

一座歷經歲月滄桑的老車站,
它的存在,象徵著永恆,能滿足人們內心深處的某種渴盼,
所以便能感動人心,能激勵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