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中醫西說 - 趙安慈

It is from the location below(Thanks Catharine) ...

剪剪貼貼 :
http://rayswchiu-ej.blogspot.com/search/label/%E4%B8%AD%E9%86%AB%E8%A5%BF%E8%AA%AA%20-%20%E8%B6%99%E5%AE%89%E6%85%88

胃主受納通降 喜潤惡燥


2009年3月27日
中醫西說

胃主受納通降 喜潤惡燥

胃處於橫膈膜之下,腹腔中,是容納食物的器官。在《靈樞.腸胃》形容「胃纖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胃上接食道,接口為賁門,賁門的「賁」,與「奔」相通,有投向、奔湊之意,食物從此門奔入胃中,故稱賁門。胃出口下通小腸,接口為幽門,幽門之「幽」,解隱藏,深隱之處,因這出口不明顯和距離入口最遠。
胃的生理功能是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胃主通降,以降為和,而其特性是喜潤惡燥。
胃主受納:受納是指承受、接納和貯存,腐熟是指食物在胃中,經過初步消化,如與胃酸混合和經胃部肌肉的運動,而形成食糜的意思。食物從口而入,經食道,通過賁門而進入胃,停留於胃進行初步消化,《靈樞.玉版》說:「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

腐熟水穀

初步消化的過程便是「腐熟水穀」,產生的物質是「食糜」,才能通過幽門傳下小腸,其中有用部分為精微,要經脾的運化才能營養全身,故脾與胃在中醫理念中經常是一同出現,脾胃代表了消化系統。
中醫十分重視脾胃的功能,在《素問.玉機真藏論》提出「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即五臟所收藏的氣血,皆是從脾胃所腐熟的水穀而來,沒有運作正常的胃,身體就沒有了健康,如《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說到「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當中「元氣」便是抗病能力。
西醫對這有很詳細的研究,若腸胃不適而引起機體營養不良,則免疫系統也不能正常運作,例如蛋白質不足夠,機體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補體系統、免疫球蛋白 A 抗體濃度也會下降。其他營養素如鋅、硒、鐵、維生素 A、C、E,即使是微量缺失,也會減弱機體的免疫系統。
中醫在診治病人時,十分重視「胃氣」,即脾胃的功能,亦常以胃氣的強弱去預測病況的發展,如《景岳全書.雜證謨.脾胃》說「凡欲察病者,必須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而察胃氣的方法是觀察舌質和舌苔的情形。
胃主通降,以降為和:通是暢通,通順,降是下降,指食物要通過胃才能進入小腸,作下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若胃失去這通和降的能力,則會出現食量減低、納呆、厭食,同時出現口臭、腔腹脹悶,疼痛,和大便秘結等,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濁氣在上,則生腹脹。」

陰陽合作

胃喜潤惡燥:中醫認為胃要正常地腐熟水穀,需要胃的陰陽合作,而胃陽負責蒸化,胃陰負責濡潤,簡單地看可以是指胃肌肉的蠕動,和胃液胃酸的分泌,才能讓胃進行其消化功能,而足夠的胃液胃酸便是胃的喜潤(濕潤)特點。中醫的腸胃燥熱包括口舌乾燥、口渴欲飲、大便秘結等,接近西醫的缺水情形。
中西醫對胃的理解大致相同,不過現代醫學知識比較詳細,包括胃酸有殺菌作用,而胃消化的目的是把食物分解成細小的分子,來方便小腸吸收。胃容量可隨飲食變大,作為緩衝區域,把一餐餐的食物暫時容納於胃中,消化後再以一個平穩的速度傳送到小腸來消化吸收。
Posted by rayswchiu at 7:03 AM 0 comments

Friday, March 20, 2009

膽居六腑之首


2009年3月20日
中醫西說

膽居六腑之首

什麼是五臟六腑?五臟包括心、肺、肝、脾和腎,但六腑呢?有什麼功能?六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素問.五臟別論》說:「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居六腑之首的是膽。
膽的解剖:膽位於肝臟小葉間,呈囊狀,附於肝,《難經.四十二難》指出「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錢,盛精汁三合。」
膽的生理功能:貯藏和排泄膽汁。在《靈樞.本輸》稱「膽者,中精之府」,即貯藏膽汁之地方,而膽汁的來源,是《東醫寶鑒》所指出:「肝之餘氣,泄於膽,聚而成精」,說明中醫對這味苦色黃綠的膽汁,和肝膽的關係了解清楚,不過比較少提到膽汁的作用。膽汁是輔助和促進消化脂肪,使身體更易吸收,另外也有殺菌的功能。

肝膽相生相克

至於肝膽與脾胃的關係,從五行角度而論,肝膽屬「木」,而脾胃屬「土」,木既可克土,(克指克制、抑制),但在《素問.寶命全形篇》中提到「土得木而達」,即脾(土)得到肝(木)的協助而擴展,成功(達),顯示中醫認為肝膽與脾胃之間既有克制的一面,亦有輔助、促進的一面。
膽汁的形成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調節和控制,若肝的疏泄正常,則膽汁排泄暢通,脾胃功能亦順暢,相反亦是,如《四聖心裁》的描述,「土弱而不能達木,則木氣鬱塞,而膽病上逆,木邪橫侵,土被其賊,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
「膽病上逆」可能是膽管阻塞,膽汁不能正常向下流到小腸而逆向「谷住」在膽,或堵塞在肝內,「木邪橫侵」即是因肝病而影響(侵犯)脾胃,「脾不能升」則出現肚屙肚瀉,「胃不能降」則見嘔吐肚脹。可見中醫對肝膽病發和對腸胃影響的觀察是很清楚的。
膽主決斷:在《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指「膽者,中正之官,決斷 出焉」,《素問.六節藏象論》:「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決斷」可有兩個意義,一是指正常的決斷能力,能夠控制自己的意識和動作。肝藏魂魄,肝膽是相對應的一臟一腑,故有共同作用。
另一個意思是準確,恰如其分,不偏不倚。膽主決斷這觀念可謂深入民間,我們日常用語中「大膽」、「細膽」,已顯示在中國人思維中,膽與勇氣是互通,以膽「量」來量度勇氣,因此才有「膽如斗大」一成語,出自《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而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有趣的是,英文Melancholic(直接翻譯為 黑色膽汁),意思是憂鬱的情緒,顯然是古希臘的醫生也認為膽汁多少與情緒有關。

膽與勇氣互通

雖然現代醫學認為膽只是一個貯藏和濃縮膽汁的器官,沒有任何主決斷或勇氣的功能,但膽的大與細可否反映身體的精神狀態呢?膽受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e和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 Nerve支配,進食時,副交感神經(負責的休養生息,消化功能)便使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到小腸,膽囊便變細,當身體處於緊張狀態,交感神經(負責打鬥或跳命fight or flight)便使奧迪氏括約肌(Sphincter of Oddi,膽汁進入小腸的門口)關門,膽囊舒張,因而膽便充滿膽汁而脹大。
故當人面對危險,要勇氣,要「大膽」時,膽囊真的可能會大一些的。好像緊張時心跳快,心胸有壓力,中醫便錯誤認為「心藏神」,其實心和膽囊只是反映精神狀態而已。順帶一提,我們常笑別人「膽小如鼠」是錯的,因為鼠(Rat、馬和其他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e)本來就是天生沒有膽的。
一年前開始寫「中醫西說」,現在把舊的文章放上博客與各讀者分享:
http://chi-med.blogspot.com/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40 AM 0 comments

Friday, March 13, 2009

中醫對腎之謬誤


2009年3月13日
中醫西說

中醫對腎之謬誤

西醫如何理解中醫所描述的腎呢?解剖上,中西醫對腎的位置形態大致有共識,只不過是古人對輸尿管的存在沒提到,似不知道腎與膀胱有直接的聯繫。
中醫認為腎藏精,現代醫學如何看中醫的「精」呢?中醫教科書把「精」解作構成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再細分成「先天的精」和「後天的精」。中醫的精,既是「生之來」、「身之本」,若把「先天之精」解釋為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產的卵子,結合後的胚胎和其生命力,這便是「生(命)之來(源)」、「身(體)之(基)本」,相信十分之合理,不過這些「先天之精」都是藏在生殖器官裏,如睪丸和卵巢,而不是腎臟。
再科學地看,這「先天之精」所代表的生命力,這必需要的物質,是細胞內的遺傳基因(DNA),精子只像一架貨車去運貨,車中最重要的貨是基因,在卵子內結合的也是父母基因的結合,這才是真真正正「先天之精」。中醫教科書甚少提及睪丸和卵巢,似乎古人對這些器官認識不深,對其功能更不了了之,故把生殖器官和腎混為一談。當然前人不會有這知識,但現在應以這新知識來把中醫理論「現代化」。

生殖器官藏「先天之精」

「後天之精」是從食物而來,進入身體後經五臟六腑轉化而成的精微物質,如此定義下,差不多任何從食物而來的蛋白質、糖分、脂肪等一切營養,也是「後天之精」。中醫認為「先天之精」需要「後天之精」來充養,這當然是合情合理,沒有營養生命便完結了。
而「後天之精」也要「先天之精」所代表的生命力來驅使,使個體去尋找食物,吸收和轉化。不過腎並沒有如中醫理解地去貯藏這些「先天之精」或「後天之精」,「先天之精」藏於生殖器官,「後天之精」則是藏於肝臟、身體脂肪等。腎有過濾和重吸各種蛋白質、養分、電解質的功能,但這不是貯藏或收藏。
有關腎精促進生長發育,和產生「天癸」,以現代科學應是如此解釋:這全是身體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使身體生長有先後次序,是來自腦中垂體的「生長荷爾蒙」(Growth Hormone)的作用,功能便是生長發育。 一些人腦垂體有腫瘤,不停地產生「生長荷爾蒙」,病人便不正常地增高;另外現在已有醫生為矮細的兒童注射生長荷爾蒙來增高,外國更有為步入中老年的人注射來抗衰老。
當機體發育到青春期時,一系列與性有關的荷爾蒙(Sex-related Hormone)濃度提高,便鼓勵身體的性器官發育和發揮功能,故中醫的「天癸」是源自內分泌的性荷爾蒙,不是腎。以曾經流行的性激素代療法(Hormonal Replacement Therapy)和未流行的「生長荷爾蒙」(Growth Hormone)注射來抗衰老可說是延長「天癸」的人工方法。

內分泌調節陰陽平衡

腎陰和腎陽在中醫理論中極其重要,但身體中負責這些功能的,是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包含了丘腦下部、腦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胰臟、腎上腺、睪丸和卵巢為主,其他內臟,腸胃、肝、腎甚致脂肪也參與,但以甲狀腺和腎上腺為主的分泌與腎陰和腎陽的關係比較為接近。
各色各樣的荷爾蒙是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若把這眾多功能以提高、加快、刺激和減慢、減低等來二分,便是中醫的陰陽了;而腎負責水液調節和排泄則是正確的觀察。
腎主納氣與現實不符合,腎病水腫時若引致肺積水,當然要治腎,但這並不應推理為腎主納氣。腎和骨有密切關係,是因為維生素D和鈣。而腎生髓或通腦,也是錯誤的推測而已。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29 AM 0 comments

Friday, March 6, 2009

腎為氣之根


2009年3月6日
中醫西說

腎為氣之根

腎主水,是指腎對體內津液水液的輸布、排泄,並對保持水液代謝平衡有極重要的作用,故在《素問.逆調論》提出「腎者水臟,主津液」。
腎是如何進行這任務呢?是依靠腎精中腎陰和腎陽的兩種功能。在整個水液代謝過程中,胃、小腸、大腸與脾負責吸收食物中的水份,轉化成津液,脾的主運化升清,肺的通調水導,甚至負責輸布的三焦,這些臟腑都受腎陰和腎陽的影響。腎陽使津液的產生,分散輸布和排泄加速,而腎陰將全過程減慢,所以腎陰腎陽平衡時,津液代謝便正常地進行。
另外,腎臟本身是水液輸布和排泄必經途徑,「腎陽為開」時尿液的排出,「腎陰為合」則水液瀦留,腎陰陽協調,適當地控制尿液從腎臟下注膀胱,並貯存到適合程度而排出體外。

防止呼吸淺表

腎主納氣:納是受納、攝納,而氣,是指肺所吸入的空氣。腎主納氣是指腎協助肺的呼吸,尤其是助肺吸氣的深度(吸納、攝納),防止呼吸淺表的作用。清代醫家林佩琴在《類證治裁.喘症》中解釋「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肺的宣發作用使氣呼出,肺的肅降使氣吸入,而腎的封藏使氣更能深深被吸納,所以「腎為氣之根」。若腎氣不足,不能助肺吸納時,會出現呼多吸少,呼吸淺表的病狀,中醫稱這為「腎不納氣」。對氣喘的辨證,「在肺為實,在腎為虛」,而治療時以「初病在肺,久病治腎」的原則。
腎在志為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在臟為……在志為恐」,說明恐懼、害怕情緒與腎的關係密切。這可能是出於觀察到在極度恐懼時,會「嚇到瀨尿」,中醫在《素問.舉痛論》中解釋這現象為「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主骨生髓功能

腎主骨生髓:骨是指全身的支架,部分骨內有腔隙,骨腔中膏樣物質稱為骨髓,《素問.脈要精微論》提到「骨者髓之府」。髓又有骨髓、脊髓和腦髓之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腎生骨髓」,意思是髓由腎中精氣所化生而成,腎精充足則骨髓足,而骨的構成有賴骨髓的充養,故腎主骨生髓是指全身骨骼的生長發育,骨髓、脊髓和腦髓的充盈,都是腎精的結果。
腦位於頭顱內,與脊髓相連,中醫認為腦是髓聚集而成,《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髓是腎精所化生而成,故有「腎通腦」的理解。腎精充足,腦則發育健全,腎精不足,腦髓則空虛,症狀有頭昏眼花、耳鳴、健忘、腰腿酸軟等。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便是腎主骨生髓生理功能的具體表現。

牙齒與骨同源

齒為腎之標:《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說:「齒者,腎之標,骨之本也。」牙齒與骨同出一源,均是腎中精氣所充養,腎精不足牙齒鬆動易脫落,故牙齒情形反映腎之情況(標)。
腎開竅於耳和二陰:人的聽覺功能與腦有關,而腦又賴靠腎精所充養,故《靈樞.脈度》提到「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二陰是指前陰(外生殖器)和後陰(肛門)。前陰的排尿與生殖功能與腎有關很易明白,肛門負責大便功能,與腎有關是因腎陽虛衰或腎陰不足,均影響胃功能而出現肚疴或便秘。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46 AM 0 comments

Friday, February 27, 2009

腎中精氣

2009年2月27日
中醫西說

腎中精氣

腎臟是主要功能之首,是腎藏精,即腎負責閉藏、貯存精氣,使精氣不斷充盈而不缺,讓精氣能發揮其促進身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亦有調節機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的作用。精氣的來源有來自父母的「先天之精」,亦有從食物提取的營養,與五臟六腑所生化的「後天之精」。簡單地理解,精是身體不能缺少,至重要的精細物質。
在〈素問.上五天真論〉中有一段二百多字的文字,每個中醫都背誦過,形容男女從出生到衰老時的腎氣情況與身體改變,來論證腎中精氣有促進生長、發育和逐步具備生殖能力。這段經文指出,隨着腎中精氣的逐漸旺盛,兒童便「換牙」和增高。到一定時候,腎精便促使「天癸」產生,即是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維持生殖功能的物質基礎,例如女子按時的排卵「月事以時下」與男子排精「精氣溢瀉」。人到中年以後,腎的精氣衰退,天癸亦停止產生,則人體的生殖功能亦衰退,生殖器官日趨萎縮,女性步進收經後的老年期,男性雖沒如此明顯,但性功能亦減弱。
人的生、長、壯、老,機體的出牙、增高、功能的發育與衰退,都是在腎精的影響下產生。若先天的腎精不足,則嬰兒發育不良,出現「五遲」(立遲、行遲、出牙遲、出頭髮遲、說話遲),和「五軟」(頭頂軟、口軟、手軟、足軟、肌肉軟)等病狀,治療原則是補腎這「先天之本」。
腎精還調節身體平日的生理活動和代謝,是通過腎陰和腎陽這兩個作用。
陽代表溫煦、運動、興奮、動力,故腎陽是腎精之中,有鼓動、興奮,使身體機能加快,產生溫煦和推動氣化作用的物質。腎陽促使氣(氣力)的產生,各臟腑得氣而運作加速,也加快熱力產生,腎陽對全身各臟腑、經絡都有「陽性」的影響。腎陽對身體的重要就如太陽對大地一樣,《內經》說:「陽氣者,若天如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名醫張介賓在《類經圖翼.大寶論》中也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古代醫家又稱其為「真陽」、「元陽」、「真火」等。
腎陰的作用與腎陽相反,主要是促進機體的滋潤、寧靜、凝聚成形(相對腎陽的氣化),和制約腎陽之熱。腎陰促進津液、血液等的生成,而津液血液對身體有滋潤濡養作用,故提到津液和血時,醫家會稱為陰津、陰液或陰血。腎陰既能使一身的陰充足,若腎陰不足,則全身的陰亦不足,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論.相火論〉中強調「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腎陰又稱為「真陰」、「元陰」,可見歷代醫家的重視。
腎陰和腎陽都是從腎精而來,兩者作用相反,互相制約,互相配合,對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各生理功能起了微調的作用,缺一不可,有如駛車一樣,既要踏油門來加速,亦要適當地剎車減慢,這加速減慢既是相反而又配合的工作。正常狀態下,腎陰腎陽是平衡的,在《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即健康狀態,若任何一方的太過或不足,則成為「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病況。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治病必求於本」,這「本」便是陰陽,而中醫治病最高原則便是調和陰陽。
Posted by rayswchiu at 7:05 AM 0 comments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中醫說的腎

2009年2月20日

中醫西說

中醫說的腎

腎臟在五臟中,最受國人關心。病人有背脊腰痛的,很多都擔心是否有腎病,或者男性性功能差一點,都會驚是否「腎虧」,年紀大的病人則問我,他們可否補腎等。
可是,西醫說的腎與中醫說的腎有很大的出入,誤解也因而產生,例如有病人被中醫診斷為「腎弱」後,去西醫處驗腎,包括抽血及驗尿,結果又「冇事」,感到很無奈、「唔知信邊個好」。希望讀者看完此文後能瞭解中醫所講的腎。
腎的解剖和部位。《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府」解作所居之地。《類證治裁》:「腎兩枚,附脊第十四椎。」《醫貫》:「腎有二,精所居也,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吋五分,形如豇豆,相並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裏白外黑,各有帶二條,上條繫於心包,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這描述與現代解剖十分接近。不過,對於腎與膀胱的關係,和輸尿道的存在則未有提及,可能那「帶二條……下條過屏翳穴後趨脊骨」就是輸尿管。不過就算是,中醫也缺少對輸尿管功能的認知。
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腎主水和腎主納氣;腎在體合骨;開竅於耳和二陰;其華在後;在志為恐;在液為唾。
腎藏精。《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這是腎最重要的功能,「藏」即閉藏、貯存、封藏。腎藏精即是腎負責不單將精好好貯存,更加是使之充盈和足夠身體的應用,亦防止精的流失。例如銀行一樣,既儲存我們的財富,亦有提供利息收入,在需要時我們從銀行提款。
跟着要問的是,什麼是精?有什麼來源?《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構成人體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包括成長、發育等)的基本物質;另外《靈樞.本神》中提到「生之來,謂之精」,即狹義地指男性生殖之精,現代稱為「精子(sperm)」。
腎所藏的精有分「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從父母的生殖之精而來,是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而「後天之精」則是源於每日的食物營養,吸收後再經五臟六腑轉化而成的物質,這些極重要的物質,既收藏於腎,腎使之充盈而不缺,到各臟腑有需要時,腎又輸送出來,使臟腑功能正常,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簡單地說,腎負責收藏和滋養的精,而精是人體結構和生命必需的精微物質。雖然精的來源有分「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但兩者相互依存。「先天之精」依賴「後天之精」來培育和充養,才能日漸充盈,發揮其推動生長的生命力,而「後天之精」則靠「先天之精」的動力,才能不斷地被攝入和化生。
另一個常見的是「腎氣」,中醫認為腎精和腎氣是相同的東西,以不同的形態存在人體中。腎精是有形,腎氣是無形,有形腎精分散則化為無形腎氣,而無形腎氣聚集而成為有形的腎精。腎藏精,精化為腎氣,通過三焦而布散全身,發揮其功能,如促進生長、發育和生殖等功能。下周再續。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55 AM 0 comments

Friday, February 13, 2009

脾的功能

2009年2月13日
中醫西說

脾的功能

中醫認為脾胃是負責食物的運送、吸收等,其功能之一是「脾之運化」,即脾具有把食物轉化為精微,再把這精微吸收及輸送到全身作為養料。另外,也有運化水液,即脾有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的作用。
若脾「運化水谷」的能力減弱,食欲自然減退,食物不被吸收則出現腹脹、肚屙,或「食乜屙乜」,身體沒有養料則出現疲倦、體重減輕等。若缺乏營養造成白蛋白濃度太低,水液便在身體滯留,出現病理時的產物,稱為水、濕、痰和飲,可視為脾「運化水液」的作用減退。
「脾主升清」:升,是上升的意思(故又說「脾氣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升清是指脾負責將水榖精微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上輸至心、肺、頭、目,再經過心主血脈、肺主氣、朝百脈、通調水道等作用,將營養散布全身。
在意義上,「脾主升清」其實與「脾主運化」接近。「脾主運化」以消化吸收過程為主,「脾主升清」則看重吸收後如何把營養輸布全身。不過中醫理論的科學邏輯思維不強,很多是重重複複,希望日後能改進。另一個「脾主升」的臨床意義,是脾負責維持腹臟的內臟位置,若脾氣不能升舉,則出現「中氣下陷」,內臟便向下垂,如肛門下垂的脫肛、子宮下垂、膀胱下垂等,治療時用補脾氣、升清陽的治法。
「脾主統血」:統,是統攝、控制之意思。在《難經.四十二難》說「脾裹血,溫五臟。」裹是指包裹,不論統攝或包裹,都是指出脾負責控制血液,包裹血液,使血不能逸出脈外,故脾是防止不正常的出血。因為脾主升清,脾亦主肌肉,若脾虛而不主統血時,身體出血位置便多在下部,如大便出血、尿出血等,以及手腳肌肉出血(肌衄)。
有關脾與四肢和肌肉關係的古文很多,如《素問集注.五臟生成篇》提到「脾主運化水榖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說明脾胃功能旺盛,則全身氣血營養充足,自然人體肌肉壯實,相反也是。不單是肌肉的壯實或瘦削,連四肢日常的運作,也依靠脾胃來提供能量。
「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口在功能上是消化道的入口,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脾胃正常時,人則食欲旺盛,口味正常。中醫認為生口瘡是脾胃有熱,口淡無味或有甜味是脾為濕困。口唇的色澤,是反映一身氣血是否足夠,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口唇亦反映脾的狀態。
從現代醫學來看,脾的功能主要是機械地過濾血液和移除舊紅血球,以及有抗感染的功能,是一個淋巴器官。對成人來說,脾的造血功能和貯血功能已不重要。脾功能亢進時血小板減少而有出血之狀,如果中醫基於此而推斷脾主統血是錯誤的。脾主運化、升清,這明顯是腸胃和胰腺的作用,脾在志為思也是把腦的功能錯誤地套落五臟而已。以往有誤解是可以體諒的,今日在教科書中仍提到脾有消化的功能便是未能把現代醫學知識去活化傳統中醫理論。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51 AM 0 comments

Friday, February 6, 2009

人體倉庫——脾

2009年2月6日
中醫西說

人體倉庫——脾

趙安慈
五臟之中脾胃為倉庫,即負責管糧倉。傳統中醫很重視脾臟,在金朝元朝期間,名醫李杲(東垣)認為脾胃為「元氣之本」。飲食不節制,粗勞過度,情志的過激等,皆會傷到脾胃的功能,再引發各式各樣的疾病。因此養生之道應從保護脾胃為先,而治病亦從補脾胃之氣為首,故這一派重視脾胃的醫家被稱為「脾胃學派」,或「保土派」。
脾的部位:《醫貫.形景圖》說:「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飲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與胃同膜而附其上。」 對脾位置的描述與現代解剖接近。
脾的形態:在《難經.四十二難》提到「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吋,長五吋,有散膏半斤」,當中的「散膏」是現代的胰腺(pancreas),而《醫貫》則形容脾為「其色如馬肝赤紫,其形如刀鎌」。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脾在體合肉,主四肢;開竅於口,其化在唇;在液為涎;在志為思。
脾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現代化則稱為物流管理。化,即消化和吸收。脾主運化是指脾須負責任運輸所有食物和水分,轉化成可吸收的形態(中醫稱為精微),再將這吸收的養分轉送到全身。脾要輸送的貨物有二大類,一是水谷精微,即各類營養,二是水分。
食物進入身體後,要靠胃的「腐熟」和小腸的「化物」,古人把這消化過程看成消磨碎物,如《注解傷寒論》說:「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氣不轉,則胃中水谷不得消磨。」 胃是磨石 ,脾便是這磨石的動力。在把食物分開成有用的精微和無用的糟粕後,脾推動胃腸吸收精微,如《素問.奇病論》說:「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最後,脾再把吸收了的精微,輸送到肺,再讓肺輸布全身,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這磨碎、吸收、傳送過程,若運行順利,中醫稱為「脾氣健運」,身體得到營養自己健康。相反,「脾失健運」,則食物不能正常地被吸收,會出現腹脹、肚屙、倦怠、消瘦等病狀。
脾胃又被稱為「後天之本」,意思是人體出生後,全賴脾胃的消化、吸收、運送,才能得到食物中的營養來維持生命,否則氣血亦無以為繼,故又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保土派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盛衰論》中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主張日常要注意飲食,善於保護脾胃,治病用藥時更要顧及脾胃。
脾亦負責吸收輸送一身的水液,以及防止水液停滯的作用。當水液被脾布散全身,發揮其滋養和濡潤作用後,脾亦負責把水液帶到肺和腎,轉化成汗和尿排出體外。因此,脾的運化水濕功能失常,水液便停滯體內,產生的病理產物如水、濕、痰和飲。《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脾虛生濕」、「脾為生痰之源」、「脾虛水腫」的理念,和治療痰濕以治脾為重點,便是基於脾主運化這理論。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液,都是脾主運化功能的表現,故發病的亦多同時並見。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57 PM 0 comments

Friday, January 30, 2009

人體化學工廠─肝

2009年1月30日
中醫西說

人體化學工廠─肝

趙安慈
西醫了解的肝,並沒有「疏泄」這概念,但不難去解釋。《血証論.臟腑病機論》說「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疏泄功能

「食氣」為食物中的能量營養,「肝木之氣」可解成肝的功能作用,而「疏泄」理解為新陳代謝,則全句是說:「食物營養進入胃腸後,全靠肝的功能來進一步新陳代謝,把水和谷物化為有用的營養物。」如此解讀,中醫對肝的理解是正確。
肝有病時,膽汁分泌可能有困難,肝炎時病人胃納差、作嘔反胃及易肚痾等,顯示肝發病時脾胃「氣機」不暢。
脾胃氣機正常的升降,與肝的疏泄關係密切。西醫觀察到肝發炎時,會出現胃納差、作嘔、腹痛、肚痾,以及右上腹疼痛等。肝病時所引起的腸胃病狀,中醫稱為「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中西醫基本上是一致的看法。
要解釋情志活動與肝的疏泄有關則比較困難,因為西醫認為情緒,不論是心情抑鬱,多愁善感,或急躁易怒,都是人腦的功能,尤其是腦中的海馬體(Hippo campus)與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不足有關,這是以往中醫無可能了解的病理知識。不過,要小心的是,中醫的理論世有不足之處,但中醫的觀察是有根據的,例如患有肝病的人,他們有情緒低落,「冇厘精神」的病狀較多。
「肝」這器官是一個極最重要的「化學工廠」,負責的化學作用有約五百多種,主要分類包括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脂肪(lipid)和蛋白質(protein)的新陳代謝,還具有合成、貯存、分泌、解毒、排泄功能,與內分泌、防禦和造血等多種系統都有關聯。若肝功能不正常,體內激素不穩定和失去平衡,出現情緒變化也不足為奇。如把肝的「疏泄」理解成肝「正常」的化學運作和排泄有毒廢物,則「肝失疏泄」時會「因病致鬱」,表現成鬱鬱寡歡、情志遏抑等也可以是對的。就如其他內分泌病,如甲狀腺分泌失常,腎上腺分泌失常,也會出現情緒低落一樣。

小心保護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肌腱韌帶的成分是膠原纖維,而所需的氨基酸原料是從肝而來。肝病時可能引致筋的毛病,例如在肝硬化(Cirrhosis)時可見到的「掌肌膜孿縮症」(Dupuytren's Contracture,杜卜撐氏孿縮症)便是典型筋的問題。
另外,肝功能障礙時,肝解毒力減弱,血中氨和其他「假性神經遞質」濃度增加,會出現神志異常,四肢抽搐震顫,甚至昏迷等症狀,中醫稱這為「肝風入動」,西醫診為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亦可視為肝主筋的印證。爪、指甲,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角蛋白合成的氨基酸由肝提供,故爪甲的生長形態可反映出肝的情況,例如杵狀指(Clubbing),指甲白化(leuconykia)等。
肝開竅於目,可能源自夜盲症。肝負責把食物中的胡蘿蔔素轉化成維他命A,並貯存起來,而血液中維他命A傳到眼內視網膜時,轉化成協助視力物質。若因肝病而引致維他命A不足,不單視力受損,還可致視角膜和結膜表皮細胞退變,淚液分泌減少,淚腺萎縮,故中醫認為肝在液為淚。
中醫的肝功能涉及現代醫學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血循環系統和內分泌等功能,與西醫理解的肝有分別。理論歸理論,實際地看如何保護這「寶貝的肝」呢?切勿飲酒,保持理想體重,小心飲食,若沒有乙肝炎帶菌,便要打預防針。若不幸有乙肝帶菌,要時常抽血驗血,做齊以上提示,絕大部分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已可預防了。
Posted by rayswchiu at 8:29 AM 0 comments

Friday, January 23, 2009

肝與血氣的關係

2009年1月23日
中醫西說

肝與血氣的關係

趙安慈
我們常用「心肝寶貝」來形容心愛、要珍惜保護的東西,可見「心」和「肝」是五臟中的寶物。沒有心臟固然立刻死,但沒有正常的肝,人也活不多於一日。讓我們再看看這「寶貝的肝」的功能。肝的生理功能與血和氣有關。
與血有關的,包括貯藏血液,有足夠的血量後,肝便可以調節全身運行的血液,隨着機體活動和情緒變化,把血從肝中輸出或儲存。肝也有防止出血的作用。從現代醫學來看,肝藏血是正確的觀點,肝可儲存約 1.5 公升的血,而人體血量約五公升,可見這儲存量頗大,亦起了一個緩衝器 Buffer 的作用,在意外失血時,肝血可在神經系統支配下釋出來。當副交感神經活動佔優時,肝內的血竇擴張,肝貯血量便大增,而因應身體需要時,交感神經活動主導而刺激下,肝血竇收縮,肝內血量減少,進入身體的血循環。肝製造的各類蛋白質,凝血蛋白等有防止出血作用。例如凝血因子 II,III,IV,VII 和纖維蛋白原,這些物質使血管受傷時,血液能及時凝固於傷口,防止血液不停外溢。
肝主疏泄,使一身之氣能運行暢順,不致停滯而致病,例如脾胃氣機的升降即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就要依靠肝對氣機疏泄的作用。
古人相信人體的情志活動,與肝的正常疏泄有關。正常的情志活動,要依靠氣血的正常運作,而肝主疏泄便是氣血運行的重要基礎。相反,若肝的疏泄失常,使氣血的運行失暢,病便產生。如《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於氣也。」例如,肝的疏泄不足夠,肝氣便停滯鬱結,中醫稱為「肝鬱」,人的情志不舒暢,表現成心情抑鬱,多愁善感,喜歡「嘆氣」,好像要深呼吸才能把積於胸中的氣排出,所謂「條氣唔順」。另外,若肝的疏泄不正常地太多,升發太過,表現在急躁易怒,說話也快而大聲夠氣,好像廣東話中的「激氣」一般。
肝的疏泄異常可波及氣血運行和產生情緒變化,反過來外界客觀環境刺激,若夠強烈或持久,亦可影響到肝的疏泄,導致肝氣郁結或肝氣上逆而致病。七情中怒最傷肝,《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暴怒可使肝氣上逆,郁怒使肝氣郁結,可波及脾胃功能,故古代醫家治療情緒病時多從治理肝開始。在明末趙獻可《醫實.鬱病論》中說「予以一方治其木鬱 ,而諸鬱 皆因而鬱 。 一方曰何?逍遙散是也。」連廣東話口語也以「疏肝」來代表逍遙自在,無憂無慮,心情暢快的心境。最後,肝的正常疏泄有助膽汁分泌和男子排精,女子月經的正常運作。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筋」包括肌腱、靱帶和筋膜,功能有連接和約束骨節,主持運動,保護內臟等。《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說明古人認為肝負責滋養全身的筋,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爪」指手指和腳指甲,是筋的延續,肝正常時爪甲堅?明亮。肝開窮於目:《素問.五臟主成論》︰「肝受血而能視」,肝病能引起眼疾,如夜盲、眼乾澀,目等,反映眼與肝的關係密切。肝在液為淚,肝與眼有關,而淚是眼目分泌而出,作濡潤和保護的液體。
下周談西醫的看法。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23 AM 0 comments

Friday, January 16, 2009

肝如將軍

2009年1月16日
中醫西說

肝如將軍

趙安慈
心臟是皇帝,肺是宰相,再下面的是將軍,而中醫認為肝在人體中的地位有如將軍。《素問.靈蘭秘典論》形容:「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為何中醫有這觀念?因肝又被稱為「剛臟」,「剛」是剛強躁急,肝有剛強之性,勇猛頑強,有抵抗病邪的作用,另也有發揮智慧,考慮對策,故把肝比擬為統帥軍隊安內禦外的大將軍,也說明了肝臟的重要性。
肝的部位形態。《醫學入門》指出:「肝之繫者,自膈下着右脅肋上,實膈入肺中與膈膜相連也。」《難經.四十二難》:「肝重二斤四両,……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膽在肝之短葉間。」與現代解剖學的描述基本一致。肝的主要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
肝藏血,包括肝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和防止出血三個作用。肝有「血之府庫」之稱,因肝可以貯存一定分量的血液,需要時肝便能調節全身血的流量。身體情緒處於安靜休息狀態時,機體各部分需要的血量相對不多,部分血液回流入肝並貯藏起來。而若機體需要血量增加,例如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時,肝則把後備的血液輸送回血循環系統,就如銀行的存款,既可存入或隨時提取。《素問.五臟生成篇》說:「故人臥血歸於肝。」而王冰注釋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藏。」肝能收攝血液於血脈之中,使血不能溢出血管外的作用。因為肝藏血,故國人喜飲豬肝湯,視為補益養血用,外國人也視肝為美食(如鵝肝)和營養食物(如魚肝油)。
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發泄、發散、升發。最早提到肝負責疏泄是元朝朱丹溪的《格致餘論.陽有餘陰不足論》:「主閉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這裏是狹義的指男子排精的疏泄,但後世醫家加以發揮而成為肝的生理功能。這疏泄對人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對氣機的影響:「氣機」即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而身體各臟腑,經絡和器官的活動,主靠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例如汽車有推進器、離合器、煞車掣等,各系統是否運作正常,而之間是否配合得宜,行車是否「順暢」,要視乎每個系統是否有足夠的能量來推動,和這能量能否暢順的去到各系統。同樣人的「氣機」是否疏泄得宜,而肝就是負責人體「氣機」的順暢。肝的「疏」可使全身的氣運行暢順而不停滯,肝的「泄」使氣能分散而不鬱結,故肝使一身的氣機疏通,暢達和升發。
肝的疏泄對脾胃的影響:我們進食後消化,吸收養分和排出廢物,中醫概括為脾胃的升降能功,升是脾把水谷精微提升出來,而降是胃(和腸)把糟粕下降排出體外。肝的疏泄正常使脾胃的升降之間得到協調。《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土(代表脾)得木(代表肝)而達(正常運作)。」相反,若肝疏泄失常,脾胃升降受到影響,會出現腹痛、肚脹、喛氣、呃逆、惡心嘔吐,稱為「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之証。下周再談。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30 AM 0 comments

Friday, January 9, 2009

肺的功能

2009年1月9日
中醫西說

肺的功能

趙安慈
中醫理論很多,單單個肺就用了宰相和「華蓋」(即帝王出遊時頭頂把太陽傘,心臟是皇帝)。因氣道易受感染,便稱肺為「嬌藏」,即嬌嫩脆弱。現介紹「阿嬌」其他功能。宣散衛氣:肺通過宣發,使衛氣能散發於全身,而衛氣的功能是護衛全身肌肉,皮毛,溫養臟腑,和調節皮毛汗腺開合等。
肺朝百脈,主治節。《素問.經脈別論》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朝」解作會聚,朝向,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都朝向,集中於肺,經肺司呼吸後,進行清濁之交換,再將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送到全身。當全身血液集中於肺,可視為肅降,向內的過程,之後血液離開肺而向外四散,可視為肺的宣發。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肺有協助的功能。
主治節。《素問.靈蘭秘典論》提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傅」即輔佐,協助,「治節」即治理調節。肺又如何如宰相般助心(皇帝)來治理,調節全身?方法是肺主氣,司呼吸,從而調理全身各臟腑的「氣機」(即各臟腑本身氣的運行,如升,降,出,入),肺又助心來推動血液循環(朝百脈)和協助全身水液代謝(通調水道),故「肺主治節」是對肺各生理功能的重複描述可以刪去。
其志為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臟為肺……在志為憂。」而肺主氣,故悲憂易傷及肺。在液為涕。《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藏化液……肺為涕。」鼻涕是肺的津液所化成,來滋潤鼻竅,維持嗅覺和清潔功能。在竅為鼻:即鼻是肺氣出入的通道。
在體合皮,其華在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肺主皮毛」。肺的宣發作用,使水谷精徵傳到皮毛,使皮膚滋潤,毫毛光澤。皮毛得到衛氣和津液,才能發揮抵禦外邪功能。全身的汗孔(毛孔、汗腺,中醫稱氣門、玄府、鬼門)的開合,由肺所宣發的衛氣主司,汗液的源頭也因肺通調水道而成。《素問.痹論》:「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合於肺。」可知皮膚與肺的關連。
從現代科學來看,中醫對肺的認識也很正確。肺的功用便是呼吸,負責氣體交換,中醫用「乃清濁之交運」,以科學用語「氧氣(Oxygen)」便是清氣,「碳氣(Carbon dioxide)」便是濁氣,「氣體交換(Gas exchange)」便是交運。「諸氣者,皆屬於肺」,因沒有肺提供的(氧)氣,全身各器官便沒有(氧)氣來運作。肺為「嬌臟」,清肅的特性是正確的觀察,人們打噴嚏、流鼻涕、咳嗽、有痰,便是「清肅」的表現。朝百脈可顯示中醫對血循環系統的了解,不過肺本身並沒推動血液流動的能力,那是心的功能。呼吸的肺系會排出水,但肺本身沒有對水液調節的作用。雖然如《素問.舉痛論》說:「悲則氣消」,悲傷憂愁時人的確會「冇氣冇力」,但情緒反應是腦的功能,而不是肺。毛孔汗水的排泄也是受神經系統所支配,與肺無直接關係。
肺為「嬌臟」,所以我們要小心保護,最重要的是不可吸煙,另外在空氣污濁的地方停留可免則免。若經常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帶氧運動就更好了。否則,只靠補健食物如冬蟲草等亦無甚幫助。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50 AM 0 comments

Friday, January 2, 2009

2009年1月2日
中醫西說

趙安慈
古人將人體各內臟器官,以一個國家來作比喻,使學生能具體地了解臟腑之間的關係。在《素問.靈蘭秘典》,心是君主。皇帝,而肺是相傅,即宰相。
在《醫貫.內經十二官.形景圖說》對肺的解剖描述是:「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因為肺的位置高於其他內臟,更覆蓋心臟,故稱為「華蓋」。「華」,華麗,「蓋」,護蓋,亦可解作帝王(即心臟)車駕的傘形頂蓋。 肺的形態是「虛如蜂窠」,「得水而浮」(《難經.三十三難》),說明肺的質地疏鬆和有氣藏於當中。 我們常用呼吸來形容肺的功能,便是出於這「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肺的主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通調水道;宣散衞氣;朝百脈,主治節。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悲,在液為涕。
心的運行方法是心臟收縮與放鬆,一「下」一「下」地泵血,從而產生心主血脈的功能。 同樣,肺的運行方法稱為「宣」和「降」。 「宣」是解作宣發,上升,四散,發散,「降」是肅降,向下,向內,清肅和通降。 宣發與肅降是肺運行的正常方式,既相反亦相成,沒有正常的宣發,則沒有正常的肅降,如此類推。心臟的收縮放鬆推動血的循環不息,肺的宣發肅降則使肺能負責全身的氣,司呼吸,通調水道等功能。
因為肺系(包括鼻、咽喉等)的病最常見,易被外邪(致病源)所侵犯,故肺又稱為「嬌藏」,「嬌」者,細嫩,脆弱。 幸好肺另一個生理特點是「清肅」,即清潔、肅清,指肺本身有能力去清潔呼吸道和肺中異物,使氣道潔淨和暢通。
肺主氣,司呼吸,《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意思是肺是五臟中與氣的關係最密切,是人體氣的主要來源。當肺吸入清新的空氣,在體內與脾胃運化而成的水穀精氣結合,便產生「宗氣」,而宗氣有促進全身各臟腑正常運作的功能。 另外,肺通過宣發和肅降,使各腑臟的 「氣機」有調節作用。肺為何能主氣呢?是因為肺「司呼吸」,即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氣體交換。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醫貫.內經十二官.形景說》指出:肺「乃清濁之交運」,中醫很清楚知道因為肺的宣發(即呼氣)和肅降(吸氣)運作,使外界清新的空氣,能進入肺與體內渾濁之氣交換,人才能生存。肺的宣發肅降正常,即氣道暢通,呼吸均勻自如。
通調水道:即肺有疏通,調節身體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通道,協助調節和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作用。方法也是通過肺宣發和肅降的機制。通過宣發,使水液和水穀精微向外,向上輸布致全身,外達皮毛,和負責「腠理」的開合(腠理是指皮膚和肌肉間的間隙,排泄出汗的途徑),調節汗液排泄,而肺的肅降,使水液向下,向內輸送,成為尿液的源頭,經腎和膀胱而排尿。故有「肺主行水」的講法。下周再談肺的其他功能。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53 AM 0 comments

Friday, December 19, 2008

對心的誤解

2008年12月19日
中醫西說

對心的誤解

趙安慈
「心在志為喜」:外界環境因素,當然會引起情緒反應,例如喜、怒、憂、思、恐,稱為五志,而心臟則負責「喜」。開心快樂對心主血脈有好處,但過分的喜樂反過來亦會傷及心。心負責快樂的情緒,若這功能過於亢進,則使人喜笑不止,若這功能不足,則使人易於悲傷,如《素問.調經論》說:「神有餘則笑不止,神不足則悲。」最後,因為心為神明之主,任何五志過極,也會傷及心神,故《靈樞.邪氣藏腑病形》說「愁憂恐懼則傷心。」
從西醫角度來看,心主要功能是個「泵」,並沒有任何與情志有關的內在功能。當然,各樣情緒變化可波及心,使心跳、血壓和胸部的肌肉有不同的感覺,例如緊張心跳快及大力,開心胸口舒暢,但把「喜」與心的功能連結是美麗的推斷,與現代科學不合。
「心在液為汗」:心與汗關係密切。《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提到「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身體血液充足,才能氣血正常運行,有足夠水分才有汗出。我們受驚時心跳加快,出身冷汗,也使世人聯想到心與汗的關係,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驚而奪精,汗出於心」。不過,現代醫學知道,緊張時的心跳與出汗,均是因神經系統控制,心與汗並沒直接的關連。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意思是心與全身脈(血管)相連,華是光彩之意,「其華在面」即當心的主血脈功能正常(即泵血有力,血量充足,血流暢順),人的面色便紅潤有光澤,反之,心有病、血壓低或貧血,自然面色蒼白無華。這是正確的觀察,面色有紅潤光澤當然要有正常的心和充足的血,但面色無華則不一定是心臟有病變,例如任何原因的貧血也會面色蒼白,或因痛楚而導致體表血管收縮,但與心臟無關。曾追隨過一些中醫,就是基於「其華在面」,凡見到面色較為蒼白,便有理無理診斷為心血虛,實有些以偏蓋全。
「心在竅為舌」: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的「心主舌……在竅為舌」,即心正常才能有舌的正常功能,如味覺和正常表達語言能力。如《靈樞.脈度》說:「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相反,心有疾病也影響到舌的形態,如《外台秘要》說:「舌主心,臟熱即應舌生瘡裂破」,和表達神明能力異常,則有舌強(言語不清),舌卷(舌體卷縮,不能伸出)等病。所以《望診遵經》教導「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而可測其臟腑經絡寒熱虛實也。」雖然這理論的邏輯性很合理,但現代醫學知道舌頭的活動和味覺,與腦神經有關,與心並沒有直接關聯。
在「臟象」學說裏(即是從身體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去估計和推理內臟的功能),心的功能除了心、血、脈外,還有主宰精神意識思維,看面色及舌,便可知道心的情況,但實情是把腦、骨髓造血功能包含當中。在缺乏解剖和現代科學的時代,中醫學對心的了解可說是了不起,但有些觀念是時候更新了。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01 AM 0 comments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談「心」

2008年12月12日
中醫西說

談「心」

趙安慈
五臟之中,心被看成最重要。在《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心為「君主之官」,即心是皇帝君主,其他如肺是宰相,肝做諫議之職等。
對於心的部位與形態,中醫的描述很清楚,《靈樞.脹論》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即人體兩乳之間。《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虛裏,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虛裏」是心尖搏動部位,中醫即很重視這「虛裏」,稱之為「脈宗氣也」,即心脈搏的源頭。
西醫亦十分着重這心尖搏動的位置,做醫學生檢查心臟時,若不很「扮嘢」地摸清楚這Apex Beat,必然「肥佬」,因為這「虛裏」的位置和跳動力量有異,代表了心臟發大或其他病變。
心臟的形態被形容為倒垂未開的蓮蕊,它的主要功能有二:心主血脈,心藏神,其他理論包括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通;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相為表裏。
在《素問.痿論》中說到「心主身之血脈」,便是這理論的典故,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脈。血,即血液,心主血,一是推動血液的循環,二是參與血液的生成,《侶山堂類辯》說,「血乃中焦之汁,流溢於中以為精,奉心化赤而成血」,即心參與造成鮮紅色的血。脈,《類經》說:「脈者,非氣非血,所以通乎氣血者也」。脈是身體氣和血的通道,心主血脈的意思是心與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而血在心與脈管中運行,是靠心臟的跳動,使血能發揮營養和滋潤的作用。雖然中醫的解剖學比較落後,未能分出動脈和靜脈,但大致上也認識到心是負責「泵」血的功能,與西醫理解一致,不過事實上心與血的生成沒有關係,使血成鮮紅色的是肺。
在《靈樞.大惑論》說到「心者,神之舍也」。《素問.宣明王氣篇》:「心藏神」,兩者意思相近。
「神」廣義上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故心藏神,是指出心具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為何中醫相信心藏神呢?可能是基於觀察到心若有病,例如心臟病,整個人立刻有問題,包括精神意識減弱、暈倒,又或者緊張激動時,心胸便有壓迫感,心跳也隨即加快,故推論心是收藏着「神明」。
明代以前「心藏神」是被接受的金科玉律,但在明清以後,開始有人提出異議,如李梴在《醫學入門.心》提到有「血肉的心」和「神明之心」之分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辛夷》中提出「腦為元神之府」。清代名醫汪昂、王清任亦認同神藏於腦看法。可惜,限於當時的客觀條件,神藏於腦只是一個觀念,而「心藏神」是祖宗教落,沒有被正式推翻,而時至今日中醫教科書仍是在教「心藏神」這觀念,是否有點過時呢?從現代科學來看,人的精神情緒當然是腦的功能,「心藏神」這個合理的推論,其實只是個美麗的誤會。不過近年有一個有趣的課題,話說有一些人在經歷了換心臟手術後,生還者有明顯性格上的改變,而且是與捐心臟者的性格接近,例如文靜的變成喜歡刺激活動,食物喜好,對藝術的興趣,皆與捐心者近似,故有學者提出了人體細胞有記憶的理論(Cellular memory)。
不過,這是真是假還未有定論,起碼主流的科學並不接納。若果有一日被證明是真的,便真是「心藏神」了。下周再談心。
Posted by rayswchiu at 7:25 AM 0 comments

Friday, December 5, 2008

臟腑

2008年12月5日
中醫西說

臟腑

趙安慈
本欄的名稱為「中醫西說」,目的是用現代化的文字介紹中醫,以及從西醫的角度作一些思考。要先明白一個課題,才能作出有意義的思考和判斷對錯,知對錯才會有進步。
以下數周將介紹中醫對臟腑的理論。中醫如何知道人體內臟的功能呢?是靠觀察和推測。當觀察到身體表現於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便推測體內的內臟有何作用,如見到人們呼吸、咳、喘等,便推測肺部與呼吸有關。這種以表象來研究內臟的方法,稱為臟象學說。
臟腑,是我們對體內器官的總稱,但為什麼叫臟腑呢?臟字是「肉」字邊,「藏」字在右,即藏於體內的器官,而這器官的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腑又何解?同樣是「肉」字邊,「府」在右,當中「」解作廣大廣闊,而「付」則是支付、移交、給予、傳遞,表示這器官的功能是接受,傳送我們的食物。
在《素問.五臟別論》中對臟腑有很生動的描寫,指導中醫對臟腑的理解。「所謂五臟者,藏(收藏)精氣而不瀉(無故外泄)也,故滿(保持充滿)而不能實(壅實,不流暢)。六腑者,傳化物(傳導和轉化水谷食物)而不藏(貯藏),故實(能充實)而不能滿(持久充滿而沒有虛實)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充實)而腸虛(空虛);食下,則腸實(充實)而胃虛(空虛)。」五臟負責收藏 「精氣」,「精氣」可以是身體必須的物質,也可代表臟器的生理功能,另外,也收藏人的精神情志,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提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即古人相信要有正常的五臟運行,人體才有正常的思維活動和情緒變化。
臟是實心而無空腔的器官,相反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都有空腔,負責「傳化物而不藏」,空腔就像管導,把東西傳來傳去,中醫生動地用了「胃實腸虛,腸實胃虛」來形容腑的傳導功能,與現代醫學所知腸道的蠕動同一原理。腑不單止是「傳遞食物」,還有轉化的功能,將食物中有用的營養(中醫稱為精徵)分開和吸收,無用的糟粕以糞便形態排出,這消化吸收的功能,《素問》用「傳化物而不藏」來形容,可見古人對腸道的功能與現代醫學是相當一致的。臟腑互相配合,腑負責從食物中吸收有用營養,傳送到五臟來負責貯藏,當五臟各有功能,互相配合,人體便健康和有正常的精神情緒。
當然,五臟六腑也不能包括了身體全部的生理功能。對很多器官,中醫也嘗試去理解其功能,例如腦、骨髓、骨、 脈、 膽囊、子宮(女子胞)等,中醫稱這些為「奇恆之腑」。「奇」代表異常,不同。「恆」代表恆常。「奇恆」即異於平常。 為何叫「奇恆之腑」,因為有些器官形態上為中空器官,與六腑相似,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功能上類似五臟有貯藏精氣作用,即「似臟非臟」,在人體中異於一般臟腑。以後日子和各位再討論。
Posted by rayswchiu at 5:42 AM 0 comments

Friday, November 28, 2008

醫過(二)

2008年11月28日
中醫西說

醫過(二)

趙安慈
上文指出,為病人診病時,要細心問病歷,關注病人的背景、情緒、生活環境。醫者要精於脈理。病人有情緒困擾,醫生應以嚴謹態度為病人開解情緒,否則便不能治好病人。若病人情況因延誤而加重,這便是醫過,即醫生的過失。還有很多例子。
有些醫生喜歡把病情誇大來嚇病人,理由是使病人「乖乖」食藥和覆診,這是不必要地加重病人心理負擔,是醫過。歷代名醫都提出論述,教導後輩行醫之道,例如有關醫者的言行態度,明代龔延賢在《小兒衞生總微論方》告誡醫生「凡為醫者,性存溫雅,志必謙恭,動須禮節,舉乃和柔……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難,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我想每個病人都希望見到他的醫生有如此的質素。香港是個商業社會,很不幸商業原素也滲入了醫生與病人之間。我見不少首次來就診的病人,若是用醫療卡(即所謂公司病人與公司醫生的關係),都對我說:「我知你哋公司醫生收得平,用藥『慳得就慳』,我寧願加錢都要快啲好番。」我心想若病人已假設醫者為自己收入着想多於病人福祉,還會對醫者的診治有信心嗎?我通常以「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來回應,也希望在診療時能贏得病人信任。若考慮金錢多於病人福祉,是醫過。
除了語言態度之不妥外,文字不規範也是常見的醫過,例如中醫處方用藥,有些醫師為免病人到其他地方「執藥」,故用一些藥的別名、僻名,或字體潦草;西醫則自創一些代號,結果是增加配錯藥的機會和延誤病情。《吳醫匯講》一書由清代醫家唐大烈編,其中一篇顧文烜《書方宜人共識說》提到「凡書方案,字期清爽,藥期共曉」便是最好的提示。
另一種醫過是誤診和所引致的誤治,和對原來病症的延治。誤診這問題今日尤其嚴重,因為現今有很多輔助檢查,例如X光、電腦掃描、內窺鏡等,不多不少也是入侵性(Invasive)和創傷性(Traumatic),當然不能「有做錯,無放過」。
就算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上醫者仍是有犯錯的可能。若醫生對藥物的性味、功效、安全劑量、副作用及配搭禁忌不夠認識,使用不當,那麼他處方的藥本身便有害,中醫稱這為「藥邪」,即藥物是致病的原因。西醫用藥也有同類問題,因藥物愈出愈多,很多藥之間會互相影響,故一直提議用少而不用多的藥,要避免「太多藥」(Poly-pharmacy)的危險。
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針灸,在《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談到落針時要「如臨深淵,手如握虎」般小心。西方軍事用語中,對需要精確無誤的行動,也用上「手術般的準確」(Surgical strike)來比喻,可見在人們心中手術是不應出錯的。但可惜我們時不時還聽到一些醫療事故,如割錯乳房、手術中意外出血等。
西醫對醫療後遺症一點也不陌生,稱為 Iatrogenesis,通常是指因診治過程中的不良後果和死亡個案,包括藥物及手術的副作用和醫療事故。醫療事故不一定是因醫生而起,可以是護士、藥劑師及其他醫護人員等。據一個在美國調查推斷,在2000年,繼心臟病、癌症後第三大致死原因便是醫療後遺症,當中包括不必要的手術、藥物事故及不良反應、醫院中的感染,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西方科學的倫理,包括醫者不去診治自己的親人(怕有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但中國人則希望「醫者父母心」,我想是希望醫者有那「父母愛子女無微不至的愛」和「小心呵護」的態度。這正是減低醫過的最好方法,否則一切外加的「制度守則」,也是徒然。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39 AM 0 comments

Friday, November 21, 2008

醫過

2008年11月21日
中醫西說

醫過

趙安慈
中醫認知的發病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勞逸過度與飲食失常。以上發病原因而產生的病理產物,如水濕痰飲、瘀血、結石,這些壞東西又成為新的致病因素。其他致病的原因甚多,如外意外、火燒、溺水及蛇蟲鼠蟻寄生蟲等,中醫書都有提及,但當中還有一個極重要致病因素——「醫過」、「藥邪」。
「醫過」是指因醫生的過失,對病人造成的傷害,而「藥邪」則是指用藥不當而引致疾病。《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便提到醫師五種過失,逐個來看。
「帝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嘗富後貧,……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在初次給病人診治時,必須詢問病人職業、地位等變遷,如位高而失勢者,……或是以前富裕而現以貧困而發病的……若遇這些疾病,隨便處理,這在診治上是第一種過失。不問病人職業地位的變遷,一錯也 。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愚醫治之……,不知病情,……此治之二過也。」診察病人,應問其飲食起居和周圍環境,精神上有沒有突然歡樂、突然痛苦,或者先樂後苦,……學識粗淺的醫生……,不問便不了解病情,……這是診治上的第二種過失。不問飲食起居、思想情緒的變化,二錯也。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善於診脈的醫生,必然能夠分析各式各樣之脈,很容易便掌握它的變化。如醫生不懂得脈理,其診斷就不算高明。這是診治上的第三種過失。不能細緻分析脈象的變化,三錯也。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診病時三種要注意的情況,要問病人在社會上的地位的貴賤,地位變遷的挫折,有無升官發財的妄想……如果醫生態度不嚴謹,不能轉變患者的精神意識,自己又表現得柔弱無能,手足無措,病人心情思潮則不會轉移改善,治療也就不會有效果。這是診治上的第四種過失。不問病人背景,醫生自己也不濟,四錯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五過也。」大凡診治疾病,必須了解病因和發病後的情況,才能掌握病情,把脈診病時,應注意男女之別……醫生不能明辨,不問發病之病因,只說預後不良(prognosis)(預測病人難以治癒),也是粗率的醫生。這是診治上的第五種過失。不了解發病的原因和發病後的情況,五錯也 。
好好地為病人問病歷,要考慮到病人的職業背景,了解病人近來的起居改變,情緒上落,做身體檢查和把脈時要小心,遇到有需要的病人,醫生要以嚴謹態度,為病者提供心理輔導,這是《黃帝內經》中對醫師的要求,做不到的話,是醫師的過失。
家庭科醫生的訓練,是看病人時是以「生物、精神、社會」(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Approach)模式來解讀病人的生理病狀,即是為病人的診病,要考慮到病症和疾病背後會否有精神上和社會環境上的原因,否則考家庭專科試時一定不合格,而 《黃帝內經》數千年前已定下了這標準!醫生犯錯使病人受損,當然不止於此,下周我會再談「醫過」和「藥邪」。但要避免出錯,小心的診病,嚴謹的態度,扎實的醫學知識是絕不能少的基本條件。
Posted by rayswchiu at 4:20 AM 0 comments

Friday, November 14, 2008

結石

2008年11月14日
中醫西說

結石

趙安慈
自從奶粉有毒的事件公開後,人們聽到很多腎結石的新聞。報紙電台經常訪問專家意見、討論病狀及治療方法等,不過甚少聽到香港中醫界發表對腎石的意見。
中醫對結石(包括膽石、腎石、胃石等)並不陌生。在《靈樞.脹論》中提到「膽脹者,脅下痛脹」便是膽石的病症。為何有膽石呢?若因情志失調而傷肝,使肝膽疏泄不利,膽汁壅阻,濕熱內生,日久結聚而成膽石。另因過食肥膩食物,使痰濕困脾,阻於肝膽,濕鬱化熱,薰蒸肝膽,膽汁郁積久而化石。其他因素如外邪、蟲積、瘀血阻滯也是造成膽石的原因。
在《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中說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腎虛為熱所乘,熱則成淋。」而「淋」這字解作滴瀝、滴下。石淋則是小便滴下不順,時而有小砂石排出,是古人對泌尿系統結石的名稱。
在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情況下,古人對結石的形成是這樣理解的:因情志、飲食等原因,使身體的運作減慢,膽汁或腎水流動不暢,加上濕熱內生,日久煎熬而成結石,就如煮食煲湯一般,加火煎熬愈耐,湯便從稀釋變黏稠,再耐一點便成糊膏,冷卻便成石塊一樣。
西醫又如何看膽石的成因呢?從成分來說,膽石有兩大類:膽固醇石(Cholesterol stones)和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膽固醇石呈黃綠色,可大可小,大部分的膽石都是這類,相信是膽汁形成時太多膽固醇和膽紅素(Bilirubin),而膽鹽( Bile salt)不夠;加上膽囊排空不暢順有關,膽固醇在膽囊沉澱而成。食得太肥膩和高膽固醇,年齡大過四十、女性、糖尿病、肥胖都是高危因素。
色素結石又可分為黑色素結石(Black stones)及棕色素結石(Brown stones),色素結石則與膽紅素的代謝問題有關,因此在溶血、肝硬化、膽系統感染的病人身上容易發現。從這角度看,中醫對膽石形成的推理也與西醫接近,中醫形容的「肝膽疏泄不順,膽汁壅阻」即近於西醫膽囊排空受阻,中醫描繪成的「肥膩食物,痰濕阻於肝膽」近似膽固醇和膽紅素過多,「日久煎熬」即膽石需要時間形成,故成年長者較多。
至於腎石,常見的為含鈣(Calcium)結石、草酸鈣(Calcium oxalate)與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佔所有結石的75%;其次為尿酸石(Uric acid stones)和感染性結石(Infectious stones)。一些情況如脫水、吸收太多或太少的鈣、食太多含草酸食物(馬齒莧、菠菜、朱古力、果仁、豆類、草莓)、過量維他命 C、太鹹味、太多肉類蛋白、太多嘌呤飲食(Purine),都會增加腎石危險,但再問下去,為何有些人易生賢石,有些人則不會,則醫學上也未有答案。
在結石形成後,所引起的徵狀,中西醫的觀察則很接近。這些病理產物可以無任何症狀,也可以反覆表現成脹痛、痠痛或絞痛,膽石可導致膽發炎、黃疸。腎石則除痛外,可引致血尿、尿道感染、腎積水或腎衰竭。結石治療不好均可致命。
從預防角度看,膽石高危者要多食高纖維(蔬果和五穀類)及少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含鎂(Magnesium)食物(如堅果仁、穀類、豆類、綠色蔬菜、魚等未加工食物),多做運動,保持理想體重。腎石高危者則要多飲水,使每日小便量約兩公升以上,多飲含檸檬酸鹽(Citrate)的飲品(如新鮮的檸檬汁),多食含鎂的食物,少食肉類,飲食宜少鹹,吸收適量的鈣,減少食草酸高的食物,以及避免吸收過量維他命 C。
Posted by rayswchiu at 6:20 AM 0 comments

Friday, November 7, 2008

瘀血

2008年11月7日
中醫西說

瘀血

趙安慈
人們對瘀血絕不陌生,跌倒扭傷的手腫腳腫,之後皮下紫紫藍藍的,便是瘀血,不過這只是其中一類,成因是身體受到創傷,或大或小的血管因外力而拉斷,血液從血管流到身體組織,形成瘀血。「瘀」字解作「積血」,是停留積聚的血,而瘀血是泛指身體內停滯着、不能正常循環,也沒有生理功能的血,可以是離開血管的,也可以是停留在血管裏面的,中醫又稱這些瘀血為惡血、敗血等。
中醫如何解釋瘀血的形成呢?與上周談及水濕痰飲一樣,中醫相信致病因素,包括外邪入侵,例如風邪使氣血閉鬱,寒邪使氣血凝澀等。《靈樞.百病始生篇》提到憂怒的結果是「凝血蘊裏而不散」,最後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講:「夫人飲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滯不行。」故外感、情志、飲食和勞逸,既是痰飲,也是瘀血的成因,不過瘀血有一個更常見、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意外創傷。除外傷外,其他病因不能直接導致瘀血的形成,是通過氣血功能的障礙。
「氣」是中醫的特有觀念,意思是很廣泛的,但在氣血運行與瘀血的形成上,「氣」可以解作為心臟的「泵」血力量和血液流動情況。中醫相信氣虛可致血瘀,可能是心衰歇使血流遲緩而成瘀血。氣滯血瘀,若血管因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而狹窄,血液停滯不前便成瘀。現今常聽到的深靜脈栓塞症(Deep Venous Thrombosis)或經濟客位併發症(Economic class syndrome)可說是氣虛氣滯致瘀血的現代例子。還有血寒而致瘀,冬天的手腳凍到紫色便是印證。血熱成瘀,西醫知道嚴重的感染(Sepsis)可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中醫則用很樸素的說法來解釋,是血液受熱煎熬而粘滯。
瘀血形成之後,不但不能為身體組織提供氧氣和養分,還會局部阻塞血液運行,造成更多病狀。如瘀阻心絡,見胸悶心痛,即西醫的心胶痛(Angina)。
瘀阻肺絡,會有胸痛,咳血氣促,即西醫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瘀在肢體,局部有腫痛青紫,活動障礙,即深靜脈栓塞症,或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除以上例子,還有很多例子,如便秘、淋證、失眠、脫髮、發熱、出汗、白帶、不孕、痛症等,從西醫來看未必與瘀血有關,但中醫則認為瘀血可能是其中因素,為什麼呢?因為中醫對「瘀血」的診症標準(Diagnostic criteria)很寬鬆,只要有疼痛(多形容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腫塊、面色紫暗、爪甲青紫、舌質有斑點、舌下靜脈曲張、脈沉澀與細澀或強澀,有以上任何一點也可以診成瘀血,無怪乎中醫有「久病從瘀」的說法了。這不是說中醫錯了,而是西醫從未用「瘀血」這角度來考慮這類病。
順帶一提,剛受傷時,身體組織還處於傷害,出血是自然難免,但血管本身會收縮,血小板的自動凝結,目的是堵住斷裂血管,減少流失血量,若這時用力按摩或用熱敷,只會使血管再破裂出血,愈來愈腫和瘀。最好的做法是用壓力(手或繃帶包紮),以減少患處出血,可以的話提高患處來減低靜脈內壓力和血流量,用冰敷受傷處。待數日後,受傷血管已經癒合封閉,再用熱敷和輕輕按摩,目的是加速血塊吸收和組織修復,早日痊癒。
Posted by rayswchiu at 4:10 AM 0 comments